当前位置:  首页 > 海伏计算器

科技行业发展月报(2023年11月)

发布时间:2024-03-18 04:05:13   来源:斯诺克直播吧

  1.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问世。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新型电池的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两倍,有望将能源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为电子设备领域迈入小型化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细胞报告物质科学》杂志。

  2.2024年AI领域五大趋势发布。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2024年AI领域发展的五大趋势,具体包括生成式AI开辟新天地、AI成人类“左膀右臂”、AI道德更受关注、为AI立法、量子计算为AI插上翅膀五个方面,这些趋势有望赋予世界崭新的面貌。

  3.微软推出首款自制AI芯片,发布自定义AI助手平台。11月15日,微软在西雅图举行的Ignite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两款自己定制的芯片:Maia 100和Cobalt 100,这两款定制芯片将为其Azure数据中心提供算力,暂不打算对外出售这些芯片。此外微软还发布了新平台Copilot Studio,让用户都能够设计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类似于OpenAI刚刚推出的GPTs。这让火热的AI智能体有了更进一步普及的机会。

  4.可用于无GPS情况:指尖大小的高性能超快激光器制成。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在纳米光子芯片上创建高性能超快激光器的新方法。这种小型化锁模激光器,能以飞秒(万亿分之一秒)间隔发射一系列超短相干光脉冲。超快锁模激光器可有助解开自然界最快时间尺度的秘密,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键的形成或断裂,或者湍流介质中的光传播。

  5.芯片上实现光学诱导超导性。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明,用激光束开启超导性的能力可集成在芯片上,这开辟了一条通往光电子应用的道路。

  1.vivo发布自研AI大模型“蓝心大模型”矩阵。vivo所推出的最新OriginOS 4(vivo手机、平板等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其所搭载的全新“蓝心小V”智能助手,就是接入大模型后的具体使用场景。除了文生图、自然对话等功能外,在OriginOS 4的“小V助手”对话框界面下,用户可使用模糊语义来搜索照片、文档或便签。

  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经长期联合攻关,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突破传统芯片的物理瓶颈,创造性提出光电融合的全新计算框架,并研制出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简称ACCEL)。经实测,该芯片在智能视觉目标识别任务方面的算力可达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为超高性能芯片的研发开辟全新路径。

  3.华为完成业内首个Wi-Fi7AP性能测试,刷新最快速率纪录。华为日前宣布,面向全球市场,华为在美国Tolly实验室完成业界首个Wi-Fi 7 AP性能测试,整机性能超13Gbps,单终端峰值性能超4.33Gbps。此数据颠覆历史所有Wi-Fi性能测试结果,刷新最快速率纪录,为全球最快。

  4.腾讯联合松江落地国内规模最大GPU智算中心。据科创板日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素对接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透露,联合松江落地国内规模最大GPU智算中心,与松江区合作的这一项目上,部署了新一代的HCC高性能计算集群,以及业界最高带宽的腾讯自研星脉高性能网络。

  5.阿里钉钉与华为达成合作,真正开始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11月2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智能化协同办公及应用开发平台钉钉与华为达成鸿蒙合作,双方将在产业创新、技术应用、商业发展等领域全面合作,并真正开始启动“钉钉鸿蒙版”的开发。钉钉将以原生方式适配鸿蒙系统,成为首批加入鸿蒙生态的智能办公平台。

  1.光明初“芯”:科学家研发新一代人工光感受器。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漪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姜春晖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袁源智团队合作,针对如何有效重建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这一重大难题,成功利用氧化钛纳米线阵列人工光感受器在失明小鼠和非人灵长类模型上实现视觉功能修复。相关论文已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发表。

  2.海南大学获批首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23年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海南大学“人机物智能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这是该校首个获批立项的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3.中国科学家让机器人拥有“触觉”。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郭传飞与合作者开发了一个类似人类手指的高分辨人工传感系统,能分辨细腻质地,如斜纹布、灯芯绒和羊毛。研究结果或能提高机器人和人类义肢的细触觉能力,有望应用于虚拟现实。

  4.港大研发“AI虚拟病人”问诊应用程序。香港大学(港大)8日召开记者会公布,港大团队研发出全港首个“AI虚拟病人”问诊应用程序,供医科生作培训用途。同时,港大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推行全球首个跨地区虚拟临床教学项目。据悉,该应用程序由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许长峰与港大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阮子瀚携手于2020年研发,旨在帮助当时因新冠疫情而未能到医院上课的港大医科生。

  本月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组织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下算力服务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背景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的更新版本,也是国家首部“东数西算”背景的算力服务研究报告。《报告》就算力服务发展挑战、人才系统构建、标准制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路径。

  《报告》指出,当前算力网络建设正在加速落地,而新问题也伴随凸显。其中,如何全面快速提升算力服务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体系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到2030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

  11月3日下午,2023全球硬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平行论坛——光子产业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西安举行。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执行院长米磊博士发布国内首份光子产业白皮书——《光子时代:光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作为以“光子产业”为主题的国内首份大型研究报告,《光子时代:光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对光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光子产业五大重点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并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我国加快发展光子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2.2023年“三项改革”系列活动重点产业链系列路演(生物医药产业链)及(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活动举办。

  2.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举办2023年第二期定制式金融投融资路演对接会。

  以上内容来自各行业信息网站,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文章仅做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蒜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蒜泥科技”)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成为前沿科技领域产业服务专家。截至目前,蒜泥科技已构建起以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西咸新区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西电-蒜泥AI研究院为支撑的产业智库平台,集聚超200位科技领域产业专家,链接近240家产业生态合作伙伴,累计服务超过5000家科创项目和100家政企客户。